5月29日,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巩固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9月20日,我院举办的2023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病历内涵质量提升活动之医疗质量监控员技能大赛决赛在厚德楼多功能厅举行。
此外,还评选出了7名技能标兵。比赛现场还设置了医疗质量安全互动问答,现场人员积极响应,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决赛分为医疗质量改进案例演讲、医疗质量知识问答、问诊技能比拼三个部分,评委们为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此外,还评选出了7名技能标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巩固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吴泓副院长,医务部、工会、团委、护理部、外科(外科学系)、内科(内科学系)、医技平台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以及科室代表等350余人参加。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此次比赛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通过以赛促学,提升各级医务人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保障患者健康权益。医务部李大江部长主持会议。
要积极申报中西医协同医疗新技术,参与医院西学中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利用好医院对中西医协同给予的资源支持。吴泓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就医疗质量安全和中西医协同提出要求。中西医协同方面,临床科室要抓住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重大机遇,借助我院中医资源优势,围绕发病机理、循证医学、新药开发等在专病中西医协同模式上破题解题。会上就外科医疗质量安全、行风治理及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中西医协同及医疗技术创新等通报了相关情况、部署了相关工作。
吴泓副院长,医务部、外科(外科学系)负责人及各手术科室、病房主任和医疗主任参加会议。9月20日上午,我院在二住三楼学术厅召开2023年度外科医疗沟通会。
会上强调,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次会议,认真传达医院关于医疗工作的短期要求和长期部署,抓好具体落实,推动医院质量安全、技术创新和中西医协同迈上新台阶。他说,医疗质量安全方面,临床科室要切实做到严起来,严格恪守医疗质量安全红线、底线,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贯彻医疗安全工作各项部署,确保不良事件报告等规章制度执行不走样吴泓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就医疗质量安全和中西医协同提出要求。他说,医疗质量安全方面,临床科室要切实做到严起来,严格恪守医疗质量安全红线、底线,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贯彻医疗安全工作各项部署,确保不良事件报告等规章制度执行不走样。
吴泓副院长,医务部、外科(外科学系)负责人及各手术科室、病房主任和医疗主任参加会议。医务部李大江部长主持会议。要积极申报中西医协同医疗新技术,参与医院西学中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利用好医院对中西医协同给予的资源支持。会上就外科医疗质量安全、行风治理及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中西医协同及医疗技术创新等通报了相关情况、部署了相关工作。
9月20日上午,我院在二住三楼学术厅召开2023年度外科医疗沟通会。中西医协同方面,临床科室要抓住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重大机遇,借助我院中医资源优势,围绕发病机理、循证医学、新药开发等在专病中西医协同模式上破题解题。
会上强调,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次会议,认真传达医院关于医疗工作的短期要求和长期部署,抓好具体落实,推动医院质量安全、技术创新和中西医协同迈上新台阶近日,四川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内67名委员候选人参会。
经过选举,我院消化内科吴浩教授当选为专委会主任委员,胡仁伟副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刘苓教授、黄丽彬教授当选为常务委员。长期聚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诊治,发展并创新门静脉高压的微创治疗手术,提高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疗效,在治疗复杂的肝脏血管性疾病如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及门静脉海绵样变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执笔者及主要专家组成员参与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共识意见》等10多个国内高水平指南的制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委会常委、门静脉高压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肝胆疾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小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疑难危重病协作组委员。会上从专委会学组工作、主办学术活动、科普宣传、国际交流等方面总结了前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并选举产生第九届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童欢副教授被聘任为专委会秘书。参编《内科学》《临床医学系统整合课程》等多部高校教材及专著,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及主研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10余项。
吴浩教授,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近日,四川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内67名委员候选人参会。
经过选举,我院消化内科吴浩教授当选为专委会主任委员,胡仁伟副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刘苓教授、黄丽彬教授当选为常务委员。长期聚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诊治,发展并创新门静脉高压的微创治疗手术,提高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疗效,在治疗复杂的肝脏血管性疾病如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及门静脉海绵样变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执笔者及主要专家组成员参与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共识意见》等10多个国内高水平指南的制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委会常委、门静脉高压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肝胆疾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小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疑难危重病协作组委员。参编《内科学》《临床医学系统整合课程》等多部高校教材及专著,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及主研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10余项。
会上从专委会学组工作、主办学术活动、科普宣传、国际交流等方面总结了前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并选举产生第九届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童欢副教授被聘任为专委会秘书。吴浩教授,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围绕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防、筛、诊、治、康各环节,如何深入推进合作进行了细化和安排。
宋尔卫院士、李为民院长分别分享了两院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并就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合作达成共识。会上,双方就如何构建世界一流专病诊治中心,更好服务人民健康需求进行深入讨论。
9月13日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一行来院访问,我院院长李为民及相关院领导,临床科室、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随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参观了我院生物样本库、临床研究等科研创新支撑平台
重点围绕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防、筛、诊、治、康各环节,如何深入推进合作进行了细化和安排。随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参观了我院生物样本库、临床研究等科研创新支撑平台。
宋尔卫院士、李为民院长分别分享了两院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并就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合作达成共识。会上,双方就如何构建世界一流专病诊治中心,更好服务人民健康需求进行深入讨论。9月13日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一行来院访问,我院院长李为民及相关院领导,临床科室、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吴泓副院长作了《华西医院四级手术日间化纵深探索》的主旨发言,分别从四级手术日间化的难点与前景、我院四级日间手术开展现状、ERAS理念助力四级手术质量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加大开展三四级日间手术提供了参考。
会上为20家常务理事单位颁发常务理事牌匾,并为新增的18家会员单位颁发了会员牌匾。挂靠我院的四川省日间手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医师协会日间手术医师专委会、四川省护理学会日间护理专委会作为常务理事单位被授牌。
我院为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联盟副主席、我院吴泓副院长率队参会并做主旨发言。截至2023年9月,联盟会员单位增至138家。
大会的主题是日间医疗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者、实践者1000余人线下参会,2000余人线上参会。2023年9月15-1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日间手术学术年会暨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评论